×
晋中学院学报

再议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

随着我国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日趋显著,一些相邻城市开始利用比较优势进行相互协作,谋求区域整体的发展, “同城化”的理念随之而生[1-3]。自深圳与香港较早提出“同城化”后,各地纷纷将 “同城化”作为 “十二五”时期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区域发展的一个重点。如何顺应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分工协作日益频繁的客观趋势,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城市之间的整合、协同、联动发展问题,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推进同城化发展,是山西省被列入综改示范区后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4-5]。

1 太原与晋中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2006年“太原经济圈”被提出后,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作为太原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内容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山西被列入综改示范区后,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显著,更多地表现出凝聚力、辐射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区域化经济,太原与晋中之间的联动关系和竞合关系更加紧密,其对于综改示范区的建设及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同城化”是 “行政区经济”向 “一体化经济”转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开放式的区域合作模式,它能够通过 “多层面、宽领域、分程度”的发展机制,搭建起多元协作的互动平台,积极地推进要素跨区域流动,从而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和城市功能一体化,促进城市间利益的协同化,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规模效益的最大化。

进入 “十二五”后,随着山西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太原与晋中已经开始在产业分工、市场共建、资源共享等环节制订规则,寻求合作共赢。但由于缺乏统一谋划,市场组织体系较为混乱,较难真正聚合形成整体竞争力。同城化是提高城市经济组合效率的重要方式。通过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整合城市间的资源和市场,引导城市产业空间优化布局,提高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和关联性,促进城市向专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和消费的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型要素的区域共享,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统筹协作、共建共享程度,从而巩固城市联合竞争体系,形成地域分工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系统整体,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太原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水平。

2)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太原与晋中的城市品质。同城化通过调整城市间功能的差异化、协调化发展来优化区域整体功能。当前,太原与晋中地域相近、往来密切,发展空间产生了交集,已开始尝试产业转移、交通对接等跨区域的协作互通,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设施的地区分割,社会保障的跨地区接续和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等问题较难解决,公众对于同城化的呼声强烈。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要求加强两个城市间的协调互通,以更加集聚、联系更为紧密的城市网络来取代单一、分散的独立城市,获取综合集聚收益。由此,太原与晋中两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将有一个质的提高。

3)推进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山西省的城市治理水平。山西省城市经济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协调者和监管者。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这种行政区经济模式开始捉襟见肘,难以促进城市集聚扩散传导机制的形成,不利于区域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的产生。从太原与晋中的情况来看,由于省级政府不是区域利益主体,所以也无法切实解决城市间的公共问题。在当前行政独立的前提下,太原与晋中的同城化发展是创新地方政府城市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它强调通过制度创新,让渡出城市政府的部分公共权力,共同建立起虚拟化的区域合作体系来完善各种协调机制,从而更实际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随着同城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将进一步增强,城市治理模式也将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开放的区域合作。从而可为山西省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案例与理论基础。

2 太原与晋中同城化发展的难点是体制问题

2.1 太原与晋中同城化发展的历史

自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太原经济圈构建的战略决策以来,太原、晋中同城化作为太原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内容,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山西省在第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将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的 “同城化”建设写进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报告中。为加强规划的指导作用,并于当年启动了太原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太原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组。

上一篇:晚清民国晋中地区社会经济生活初探:基于晋中
下一篇:晋中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研究

Top